宜兴紫砂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陶文化结合的产物。现代考古发现宜兴丁蜀镇周围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以及各代陶器遗存,羊角山的发掘,更证实了从北宋初期一直到明初,当地已经有用紫砂制陶的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在《紫砂陶史概论》中写:“从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残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与明清乃治现代的紫砂器有较大区别。当时的紫砂器,如钵罐、壶等,胎质均较粗,制作也不够精细可能作煮茶或煮水之用;但考查中华茶道文化,在宋代还未发展到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的阶段。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外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出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中国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器 明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
史籍中可见的第一批有名有姓的砂艺人士为“金沙寺僧”与“供春”,《阳羡名壶系》、《宜兴县旧志》、《阳羡名陶录》里,记载了制壶大师金沙寺僧及供春以手工捏制以及斫木为模型的制壶方法。砂艺史上最被推崇的典范是时大彬,他首创以泥条镶接拍打法凭空成型,这后来成为宜兴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技术体系。
故宫博物院藏 时大彬早期大执壶 壶身铭“江上清风,山中明月 丁丑年大彬”
不同于瓷器、以及其他的工艺作品,紫砂壶的制作上素有镌刻制作人名字的传统,后世也逐渐形成以制壶人的名气来评估作品价值的风气。所以梳理紫砂壶的历史,以惯用以制壶人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介绍的方法。
在紫砂壶的历史上,除了上述几位紫砂壶制作历史上早期的名家,后代还有诸如圣思、陈鸣远、邵玉亭、王南林、陈鸿寿、杨彭年、虔荣、邵大亨、邵友兰、蒋德休、黄玉麟等等,这些制壶大师的作品分散在各个博物馆和藏家手中,难得一见。
圣思 壶
1992年,香港三联曾出过《宜兴紫砂珍赏》繁体字版,销售得很好,最近,活字文化策划出版了《宜兴紫砂珍赏》简体字版。
《宜兴紫砂珍赏》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先生晚年亲自编撰的紫砂艺术史著作。在这本书的开篇也附有顾景舟撰写的《紫砂陶史概论》,依据考古及相关史料对南宋以来宜兴制陶史况、紫砂陶的创始发展、工艺演进,及几位紫砂大家作了详尽介绍。徐秀棠撰写《阳羡茶事》推介历史悠久的阳羡茶陶文化,李昌鸿撰写《紫砂生产工艺》详述紫砂练泥、制作、烧造工艺流程。之后,全书梳理了历代紫砂精品511件(套),辨别年代、真伪,并对重点作品做了点评。
《宜兴紫砂珍赏》的出版
《宜兴紫砂珍赏》的编著缘起要回溯至1991年春天。1990年代,香港三联做了许多画册,销售很好,《明式家具珍赏》卖了日本、英国等各种版本。当时三联画册的一个销售路径是在香港地区出版,然后销往日本等地,再向国际上推。
当年董秀玉在香港的茶艺馆看到了紫砂,非常震撼,也是出于希望把中国紫砂推向世界的目的,“我们决定要做一个紫砂珍赏系列,当时找到顾景舟先生。香港的茶叶博物馆介绍说,做中国紫砂要找只能找顾先生。”
当时已76岁高龄的顾景舟带着两位徒弟考察古窑址、走访博物馆,到选汰藏品、厘定次序,精选古今紫砂代表作收录于书中,所寻觅和拍摄的藏品遍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宜兴陶瓷陈列馆、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
关于策划出版《宜兴紫砂珍赏》,董秀玉谈道:“主编团队在壶的甄别上下了很细功夫,比如,壶底的款有好几个署名,顾老都把它给统一出来;二是出版方面的图片版权问题,如果没有顾老专业上的支持和特批路条,是无法拍到各地珍藏的511件紫砂壶珍藏的;难点三是评鉴的文字做到实事求是,顾老对紫砂历史作品的年代厘定与重点批注,无论点评考证都眼光独到。”
书封
最近,活字文虎也组织了一场对话,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审委员黄健亮,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总编辑、活字文化创始人董秀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高振宇,出版人汪家明进行了分享。
黄健亮:紫砂壶在台湾的发展
黄健亮在现场就紫砂壶在近三、四十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
1979年的时候,香港和台湾经济繁荣,茶文化逐渐兴起,香港著名的收藏家罗桂祥到宜兴紫砂厂去参观并拜访了顾景舟。1979年时宜兴紫砂工场的陶匠们都把紫砂壶当作商品生产,不是当作艺术品。可是罗桂祥到宜兴紫砂壶场时说:“我要订一批东西,价格贵一点没关系,但是我希望能写上你们制作这个壶的匠人的名字。”这再次延续了宜兴紫砂从500年前创始以来的习惯:在壶上落款,让工匠为自己所做的东西负责。
罗桂祥的这批作品在1980年代开始陆续交到香港,1981年香港办了“第六届亚洲艺术节”,其中就有“宜兴紫砂陶器展”。黄健亮说:“顾景舟带着徒弟徐秀棠以及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宋柏林在那里做了茶壶的展览,借着这个契机,人们重拾了对紫砂的爱好。”
接下来的几年,大量宜兴紫砂厂的茶壶被带到台湾地区。当时的方式是经由香港人转卖,于是很多香港代理商从宜兴紫砂厂买来紫砂壶之后再卖给台湾。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都把宜兴茶壶称为港壶,就是香港茶壶。以台湾为例,紫砂卖到台湾的数量超过800万只。紫砂壶在台湾被追捧也带来一个问题,即1980年代到90年代,宜兴紫砂壶被仿冒得太严重,所以宜兴紫砂厂就会设计一些商标贴在茶壶上面,作为一个证明。
1990年代是紫砂壶在台湾的一个全盛期。国际知名的拍卖行到台湾来设置紫砂壶拍卖专区。“我自己从事了30年的紫砂研究工作,我还编了一套杂志,出了七十几期,大概四五十本书,都是紫砂壶的。很难想象这个市场它是很小众的,可是很多人狂热地爱紫砂。”黄健亮说。
顾景舟分享紫砂艺术,右为宋哲三先生
在活动现场,大家也回顾了与顾景舟的交往。
顾景舟的弟子、紫砂工艺大师高振宇说:“顾老家里有张桌子的左边最后一个抽屉,我去他家的时候他经常从里面拿一把壶出来。这次来了看这把,下次来了看下一把。有一次他拿出邵大亨的一把盖子上打了铁锔子的壶,他把壶往那儿一放,他往后面椅子上一靠,说:你看。然后我看了15分钟到20分钟,用手指把盖上那根线挡住。虽然我去日本留学读了造型学的硕士。但是这根线要我重新来加也很难把握得住。这根线的厚薄,它的位置,卡在哪个点上,这都是一个人的造型能力的体现。”
“顾景舟先生评价紫砂壶的几个品:神品、绝品、妙品、精品、产品。顾老做壶并不是这一路风格的,但是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宜兴紫砂珍赏》中顾老的评语里面也可以看到,顾老对于各个时代的壶的造型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关于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史上的地位,黄健亮说:“从宜兴紫砂发展到现在,大概有500年,这500年间出了四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大家可以把紫砂的历史发展想象成一个历史的长廊,起初是黑暗的,然后慢慢地点了四盏重要的灯,每盏灯相隔150年。第一盏灯当然是明代嘉靖时的时大彬。再经过150年之后,第二盏灯,是康熙时候的陈鸣远,第三盏灯是清代嘉庆时候的陈洪绶。而第四盏灯就是顾老。这四位都很重要。只要少掉一盏,紫砂的发展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书 内页
《宜兴紫砂珍赏》书中藏品 南瓜形壶 清·乾隆 陈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