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使用千万蜘蛛池,网站外链优化,蜘蛛池引蜘蛛快速提高网站收录,收藏快捷键 CTRL + D

便民市场优化方案百度文库(关于优化便民服务的作文)


百色新闻网7月28日(记者 卢 茜)7月28日,我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百色市消防救援支队《进一步优化营商便民利企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创新消防社会管理工作,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全力护航百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百色各级消防部门深入推进各项便民利企措施,变“群众上门办事”为“消防上门服务”,不断深化“执法为民、服务至上”理念,全市消防执法实现连续10年“零错案、零投诉、零复议、零举报、零信访”,获得驻地企业和广大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此次发布的《十项措施》包括分析研判风险会商制策、跟踪服务项目消防安全、严格各项消防服务保障、消防行政许可“预先服务”、靶向监管打造良好环境、实行首错不罚柔性执法、拓宽消防科普培训渠道、最大限度减少火灾调查影响、打造119爱民助民服务品牌、强化消防执法服务监督问责。这十项措施,将进一步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和消防执法服务质量,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内容、没有法律依据和授权的行政权,打通优化消防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满意度,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为确保十项措施落实到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党委工程”,立足消防救援职能,通过转变思维理念、加大执纪力度、拓宽监督渠道等举措,多管齐下,多点发力,综合施策,让人民群众和企业在与消防指战员沟通中更加顺心、舒心、省心,进一步树立消防救援队伍“亲民、爱民、助民”的良好社会形象,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

《十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分析研判风险会商制策。全面响应市委、市政府壮大“五个经济”、狠抓“五件大事”决策部署,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年”活动,全面对接掌握辖区重大项目立项、建设情况,主动走访行业主管部门,梳理研判项目消防安全风险,制定《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和技术清单》,为规范重大项目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工作标准。

2.跟踪服务项目消防安全。按照“主官+专家+骨干”模式成立支队、大队消防服务团队,主动提前介入,“一对一”指导重大项目落实“一企一策”防范措施。可应企业单位邀请,上门提供火灾隐患排查、消防技术咨询、消防培训教育和消防安全管理指导等服务。为重大项目提供解决建设中遇到的“老项目、新标准”和“标准不一致”等优化方案。

3.严格各项消防服务保障。重大建设或重大活动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对在消防部门检查前,已自行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且已制定并落实保证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或者将危险部位停用的,可不予处罚;审慎采取责令停产停业、临时查封等强制措施;确需实施的,且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及时报请本级政府研究决定,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处理。

4.消防行政许可“预先服务”。加强全市行政服务中心消防窗口规范化建设,公众聚集场所在申报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前,可通过窗口或书面形式向当地消防救援大队申请预检服务;监督检查人员按照单位预约时间到场检查并提供指导帮扶,一次性告知单位场所在消防改造、隐患整改、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争取核查“一次通过”。

5.靶向监管打造良好环境。对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五年无火灾事故发生且无消防安全领域失信行为,或在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中未发现违法行为和信用良好的企业单位,可不列入次年“双随机”检查。进一步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减少多头检查。分类指导推进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

6.实行首错不罚柔性执法。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对必须查处的,在不影响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可根据违法行为性质、整改情况等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处罚企业确有经济困难的,可以依法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

7.拓宽消防科普培训渠道。社会群众、企事业单位团体可以通过支队微信公众号、书面、电话等形式免费预约,“零距离”接触消防、体验消防、学习消防知识。充分发挥消防宣传小分队灵活机动特征,为企业单位、居民群众提供免费的上门宣传和培训服务。大力推动社会化消防培训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坚决打击冒牌消防培训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8.最大限度减少火灾调查影响。火灾事实清楚,当事人无异议,不涉及赔偿纠纷,无人员伤亡和放火嫌疑,不涉及保险理赔,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轻微的,可不予火灾现场封闭。适用轻微火灾登记程序的,当日办结;适用其他程序的合理划定火灾现场封闭范围,最大限度减小事故调查对企业正常运营生产的影响,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9.打造119爱民助民服务品牌。消防救援队伍“119”警情受理电话全天24小时为民服务,受理火灾、群众遇险、社会求助、紧急送水等警情,快速调派及时为民化险解难。持续深化与交警、住建、城管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及时查处各类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

10.强化消防执法服务监督问责。推动“12345” 举报接诉即办即复,依据情况限1至3日内反馈答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接受社会单位、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加大线索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对监督执法中可能存在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一经查实,一律从严执纪问责。

本文链接:https://www.24zzc.com/news/169270335222442.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