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使用千万蜘蛛池,网站外链优化,蜘蛛池引蜘蛛快速提高网站收录,收藏快捷键 CTRL + D

抓住蜘蛛(蜘蛛是益的捕食者)


蚂蚱,不是一种昆虫,而是一类昆虫。

蚂蚱每年在春天开始苏醒。

蚂蚱的父母早在产下它们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没有看到它们的出生,伴随它们的成长。相较于我们每个人,每个蚂蚱都是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没有父母,而唯一能见到的或许亲人,不,是亲蚂蚱,只有那一起孵化出来的兄弟姐妹。

蚂蚱感暖而生,闻雷而动,遇雨而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惊蛰。惊蛰到,万物苏。

初生的蚂蚱,小而羸弱,多数活不到成年。它们以露水为饮,以嫩草为食。

惊蛰惊醒的不止是蚂蚱的幼虫,还有它们的天敌,蜘蛛,蝎子,蜈蚣等等。

为了躲避天敌,它们在泥土里,衰草中,岩缝间躲藏。倘若有幸,它们就会在跳跃中,蹦入夏天。

蚂蚱以草为食,以露为饮,所以水多则草盛,草盛则虫多。

蚂蚱的夏天就像是我们人类的青壮年,是它们一生中最精华的部分。年少时不懂,年老时不能,只有青壮年才是最好的岁月。

它们弹腿振翅,一跃而飞,滑翔似流星;它们磨翅高歌,响亮高远,合符而应律;它们顶头相斗,好勇斗狠,胜有交配权。这似乎和我们人世没有差别,在我们的世俗眼里,男人的一切奋斗,似乎都是和蚂蚱得争强好胜一样,都是为了赢得交配权。赢者获美虫而归,弱者得丑虫为伴,并无二旨。

蚂蚱若是能躲得过天灾人祸,窜入了秋天,那就是我们抓蚂蚱得时节了。

这时候的蚂蚱正处于交配后产卵的时期,最是肥大鲜美。也是最适合捉来做成佳肴的时候。

刚秋天可不是抓蚂蚱的好时机,而是要等到农忙时,等到那晒在堰上的玉米秸秆半绿半黄,无精打采的时候最是适宜。

大人们都在农忙,顾不上我们,不会掺和到我们抓蚂蚱的大计。这只属于我们儿童的乐趣。

抓蚂蚱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一是要呼朋唤友,二是要提前把自己为此珍藏的葫芦拿出来。小伙伴们相互比划着彼此的葫芦,葫芦最大者在最前得首只蚂蚱。

大家将自己得葫芦口的绳带别在裤腰扣上,叽叽喳喳得走在田边弯曲低矮的小土路上。走的时候,各自的葫芦随着彼此的步伐,摇摇晃晃的,煞是可爱。

老家有许多的高粱地,每到秋收的时候,那高高大大的高粱头就是我们抓蚂蚱的神器。将高粱头连着秸秆一起折下,带头的若是看到蚂蚱,打个手势,大家立刻就会悄无声息。然后四散分开,各自配合,像是编织着一张网,慢慢的靠近,然后领头的用力的对着蚂蚱一砸,就会将蚂蚱砸晕。若是侥幸未砸中,其余方向的小伙伴,总会将它拦下,极少失手。捉住蚂蚱的人将蚂蚱放到自己的葫芦里,就像是太上老君将刚苦练好的珍贵的丹药放进自己的紫金葫芦里一样。然后相互呼喊着,朝着下一个蚂蚱地跑去。只剩下那被砸歪的草,弄乱的地,随着那逐渐远去的呼喊声,在秋天的明媚里痕迹着,衰老着,消亡着。

我们捉回的蚂蚱,倘若当天不吃,会将它们交给母亲。母亲会将它们处理干净后,腌制起来,等到冬天,待到青菜不接的时候,拿出来享用。这些蚂蚱,于冬天的白菜萝卜间,又是一道美味佳肴。

可惜的是,这种能抓的蚂蚱,早已消失不见了。首先是后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地里的昆虫,包括蚂蚱几乎断绝了。再就是,农药的使用,也让以草为生的蚂蚱,也吃了农药的残余,让它们也变成了一种农药的变种。记得有一年,邻居就因为吃了这种带农药的蚂蚱,差点一命呜呼。从那以后,老家就很少再见到吃蚂蚱的人了。

而现在,市面上的蚂蚱都是专门饲养出来的,可能不会有农药的风险,但是蚂蚱的品质嘛,就像是被集中饲养的猪一样,呵呵。

现在也确实不再需要吃蚂蚱了,一是生活物品的丰富,肉都不想吃了,更别说蚂蚱了。再者就像是诗句中所说,老树今朝应犹在,不见当年窃果童了。

年岁的轮回,时光的交替,蚂蚱逃脱不了轮回,我们又何尝能偶逃脱?只不过一者为虫,一者为人罢了。

或者我们还是彼此都为虫吧!

本文链接:https://www.24zzc.com/news/16932078562532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