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使用千万蜘蛛池,网站外链优化,蜘蛛池引蜘蛛快速提高网站收录,收藏快捷键 CTRL + D

公众号文章怎么插外部链接发布(如何将链接放入公众号)


小鹏汽车牵手大众汽车后,再与滴滴出行合作。8月28日,滴滴将向小鹏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

小鹏汽车将基于此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预计2024年由小鹏汽车量产推出市场,此款车将在“15万级”价格区间。这意味着,滴滴或找得到了一家网约车定制车“供应商”,小鹏汽车也将借此提升市场份额。

滴滴轻装上阵,此前与比亚迪合作网约车定制车

滴滴出行如释重负,放弃造车计划。8月28日,滴滴出行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向小鹏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公告称,小鹏汽车有条件同意以58.35亿港元(约合54.22亿元)的最高对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标的业务涵盖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和工程开发。

滴滴出行相关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介绍,此次出售的资产不包括自动驾驶业务。今年5月份,滴滴自动驾驶与法雷奥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意向书,法雷奥将对滴滴自动驾驶进行战略投资。目前,滴滴自动驾驶正在加速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

小鹏汽车将基于此打造一款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MONA”,作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该车型与小鹏汽车现有品牌形成差异化优势,预计2024年由小鹏汽车量产推出市场。此外,双方还将围绕汽车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

早在2020年11月,滴滴出行发布首款网约车定制车型D1,该车与比亚迪共同设计。当时,滴滴出行CEO程维表示,到2025年,将推出D3版本,普及100万台,能搭载自动驾驶。到2030年,DX版本能去掉驾驶舱,完全实现自动驾驶。

对于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原因,滴滴相关人士表示,滴滴本身定位就是要赋能行业的,做好技术及服务生态供应商,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成果快速落地。

有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D1项目很早就结束了,此后和比亚迪也没有新项目。”

“过去几年,滴滴在智能汽车业务投入了很多资金、资源、精力,但还没有看到成果。此时将业务剥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后续开支,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小鹏汽车的股份,相对来说是一笔比较划算的交易。”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认为。

小鹏借势造势,先牵大众再联滴滴

小鹏汽车的压力不小,公司上半年亏损仍在增大。拉长到10个季度看,小鹏汽车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小鹏在总收入上并不突出,而净利润则处于历史低点,毛利率更是一度跌入负值,这也是小鹏近10个季度首次毛利率为负。

为此,小鹏汽车一直向外借力,7月份,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前者将向后者增资约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

“与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相比,小鹏汽车明显掉队。小鹏也想找一家合作伙伴帮助提升业务和销量。同样,滴滴智能汽车业务发展没有那么顺利,过程中肯定也接触其他企业,与小鹏汽车有更多契合点,双方各取所需。”丁道师表示。

“特斯拉一年销量高达百万辆,只有4款主力产品。小鹏汽车一年只卖十几万辆,已经有5款车型了,后续品牌会继续推出新车,每一款车都是小鹏汽车经营中的成本。”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提到。

小鹏汽车表示,通过与滴滴合作,小鹏汽车将正式进入多品牌战略阶段,进一步强化A级市场产品的技术竞争优势,让智能驾驶技术在最主流的细分市场成为标配。助力小鹏汽车在“15万级”价格区间打造爆款车型。

为推动双方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

张翔认为,目前小鹏汽车的研发投入太大了,但品牌销量又比较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小鹏汽车近8个月研发费用均超12亿元,但大手笔的科研投入和总收入并不成正比。

“小鹏全新品牌及产品的推出,不仅将通过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还将使智能驾驶技术得到更快地普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

张翔认为,滴滴造车没有成功,小鹏汽车销量有限,达不到规模效益。与滴滴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产能利用率,另一方面用于网约车的车辆对性价比要求比较高,15万元的定价适合网约车公司,可以提高小鹏汽车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此外,15万元的定价也是经济型轿车或者是紧凑型乘用车的门槛,很多消费者购车预算是15万元左右。针对这个价位专门开发车型,从理论上讲,产品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两家公司互补性强。”张翔分析。

对于市场称,滴滴未来将订购产品。有滴滴内部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战略合作,不涉及订购车辆。如果订购就不用对赌了。”

造车不易:威马不起,百度也抽身

改变造车思路的不止是滴滴出行。8月14日,由吉利控股集团、百度集团联手打造的“汽车机器人战略合作项目”迎来进展,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极越”正式发布,首款车型命名为“极越01”。

早在2021年3月,百度与吉利联合成立了集度汽车有限公司。这一合作被视为百度进军汽车行业的标志,百度占据主导地位,吉利则以战略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了新公司的运营。

不过,两年后形势发生逆转。随着极越品牌的发布,集度微信公众号已删除所有内容。极越成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全新汽车机器人品牌。百度从牵头造车的大股东变成了参与造车的技术提供方。此举被外界解读为百度或放弃造车计划。

造车“烧钱”,市场竞争激烈。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注册资本60亿人民币,由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事实上,从去年上半年以来,威马汽车车主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已无法正常提供。315前夕,上海市青浦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更是发布消费警示,“威马汽车经营异常,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革命与汽车行业深度转型的阵痛期: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的转型阵痛;大规模的新能源车普及带来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的转型阵痛;电池锂价波动与电池产业链的转型阵痛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白昊天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

本文链接:https://www.24zzc.com/news/169405474230324.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