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日起微信外链规范正式上线,明确规定禁止违规拼团和砍价链接。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用户觉得大快人心,但所谓的“社交电商”哀嚎一片,有媒体评论认为,微信此举是对社交流量全面扼杀,社交电商将遭遇“灭顶之灾”。我只能说这些说法真的有些危言耸听了,微信封杀外链的背后是其对社交电商的野心。
用心在于扼杀拼多多模仿者
当微信宣布外链规范升级后,不少网友纷纷惊呼“腾讯终于要对拼多多下手了”,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之前腾讯退出拼多多母公司之列的消息,一条“原来如此”的“阴谋论”就此产生并广泛流传开来。
从拼多多的回应和专业人士的解读来看,“腾讯退出拼多多”纯属误读。此次拼多多公司内部高层职位变动,只是为了遵循纳斯达克市场交易规则。腾讯对拼多多持股比例16.9%,依然是第二大股东。
既然如此,微信此次来势汹汹的封杀砍价拼团,真的是“发起疯来连自己人都砍”吗?
其实,微信的举措看似对拼多多不利,但实际上它打压的是社交电商,对现阶段的拼多多来说未必是坏事。
在大家的印象中,拼多多的流量仍然主要来自微信的“砍一刀”。然而事实上,拼多多已经逐步降低对微信生态的依赖,基本完成了自身移动用户生态的构建。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拼多多App月活跃用户数占当年度活跃买家数的比例已经高达的75.75%,而这一数据在2017年一季度仅为22.16%。依靠社交拼团快速起家的拼多多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建立起了可以摆脱腾讯羽翼的护城河,比如农产品和工厂直销体系。
过去,拼多多要想把“资本主义倒过来”,聚合“需求端”的力量来改革“供应端”,还要通过亲朋好友的社交分享来实现“社交拼团”。如今,在积累了4.29亿月活用户之后,平台本身的“集聚效应”已经足以改造供应端。
与此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用户留存和平台粘性,拼多多推出了多多果园、多多矿场、多多爱消除等游戏化玩法,不断推高着日活用户和用户使用时长。2018年拼多多全年的获客与留存成本为32元,相较于2017增长超过6倍,2019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为11.03元。
当拼多多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成功地把用户沉淀下来,助力享免单、砍价免费拿等运营手段就属于“锦上添花”的操作,已经退居到首页菜单栏的第二屏。
那么,此次微信的“重拳出击”,在大众的认知里可能会对拼多多形成较大打击,但实际上其哺育拼多多的使命已基本完成,对未来而言更可能是帮助拼多多扼杀更多后来的模仿者,让后来者的社交电商缺乏成长的土壤。
当然此举本身,对微信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净化自身的社交环境,避免因过度的广告泛滥而最终带来用户的出逃。
此时的分手,对利益绑定的双方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社交电商该何去何从
微信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活跃用户超过11亿,在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诞生了一大批社交电商平台。
而近期不少文章所认为的:社交电商将遭遇“灭顶之灾”,社交电商未来发展面临威胁等说法,让那些完全靠微信起家、发展的微商、小众电商平台惶惶不安,因为他们全部踩着微信的红线薅着平台的羊毛。
如果微信真的对外链下狠手,那么依靠微信的社交电商还能不能继续?
答案是:当然可以。
仔细复盘这份《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会发现其中近半内容,指向所谓的“社交电商的各种裂变式玩法”。
但是,所谓白马非马,社交电商并非仅有所谓的拼团、砍价外链等形态,电商在微信平台上有多个入口。
比如小程序,早在去年1月,已有95%的平台电商接入小程序,比如京东、拼多多、蘑菇街、鲸鱼好物、黎贝卡等等小程序电商。
对于完全根植于微信体系内的小程序电商,微信应该倾向于“鼓励”,不会向对外链管控那般严格,因为小程序电商是相对可控有序的。”
比如微信九宫格里,12个第三方服务,京东、滴滴、蘑菇街、拼多多、唯品会等,基本上都可以被归入泛电商领域。
今年5月,腾讯还与京东续签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平台位置突出的一级和二级购物入口,将悉数交与京东和京喜。
总之,从用户端来看,11亿微信用户有购物需求;从平台看,微信要连接一切,腾讯要做产业互联网,要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购物生态在微信里也是必要板块。
以上种种说明,微信既不会放弃,更不会扼杀合规的社交电商。
这次大范围内的“封杀”,与其说是社交电商的噩梦,不如说社交电商将走上正途。
微信对于电商的态度,可以概括为“鼓励,但不扶持”。所谓鼓励,就是支持电商发展,所谓不扶持,就是拒绝暴利营销。
微信入局社交电商的野心
11亿用户的社交流量,关系到微信和腾讯的未来,微信断然不会自断生路,扼杀社交流量,只能说,这是微信对部分流量的在分配。
微信本质上是一家商业公司,没有义务在自家平台上为其他APP(尤其是竞对)引流开渠输流量、送用户。
而随着公众号、小程序等上线,微信生态越发丰满,很多服务其实可以在微信体系内完成闭环,路径更短,体验更好,压根也无需跳转到APP,同时还能壮大微信自有生态,何乐而不为?
此番微信如此高调的对外链出手,其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微信加速入局“社交电商”的野心。
熟悉微信的人一定知道,微信的页面上之前多了一个“好物圈”的标签,尽管“好物圈”的入口虽然较深,位于发现页面“搜一搜”和“小程序”的二级页面,但不同的是,一向克制的微信给大量用户发送了小红点提醒。
可以说在产品逻辑上,“好物圈”和之前主推的“看一看”几乎相同,后者主打通过社交关系分发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而好物圈,则是通过社交关系分发“商品”。
“朋友推荐”和“在看”是用户的主动分享;而“大家买过”则和“N人看过”一样,是基于用户的实际购买和浏览行为生成的推荐商品和内容,这些有效的逻辑布局,充分证明了沉浮多年的微信终于按耐不住了,要亲自下水搞电商了,而既然自己要弄电商,那首要的任务就是避免自己流量池的外泄,因此对于微信的规范外链升级既是出于自身的保护又是对外边高调的社交电商的新考验。
所以,早期,没有小程序、九宫格等电商入口的微信,可以对各种踩红线的外链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既然有了用户体验更友好也更符合微信平台利益的购物入口,微信当然不会饮鸩止渴,继续捏着鼻子容忍伤害用户体验的违规外链横行了。
违规外链将死,但基于小程序等新模式,微信社交电商的棋局,还值得期待。毕竟,一个总额数万亿的电商蓝海,无论是马化腾还是张小龙,都不会舍得白白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