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博迎来了一次产品调整。
表面看只是产品细节的变化,本质上其实是用户体验的进化。
在当前互联网行业存量发展大背景下,这次调整的意义可能比表面看到的要更大,它意味着整个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
此时再来看微博,它是不是一个好产品?
1
产品进化,以用户为中心
这次调整具体包括两个变化点:
第一,调整后,用户在微博平台上除了能看到原有关注人原创和转发的内容, 还会看到一部分关注人关注和关注人点赞的内容。
后续这些内容会以“@XXX关注了”的标识出现。
第二,用户在关系流中看到了此类内容,如果不想继续查看,也有可选项,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我不感兴趣”进行反馈,平台会在后续减少此类内容的推送。这意味着并不是像有的平台那种信息流“强行喂饭”,而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自己来决定。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它算不得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这种变化背后,其实隐藏着微博内容生态、用户关系的新方向。
首先,扩大了整个微博平台的内容边界。众所周知,各大平台进入了存量增长期,那么在这一时期,重点不再是拼流量,而是拼产品体验、精细化发展。
此次用户关系流的调整,就显示出微博在存量用户中拓展内容影响力,让内容生态形成更加有机联系的整体。基于关系网络可以帮助用户拓展更多的优质关系,帮助用户发现更加广阔的、真实的社交关系网络。有利于构建更丰富多元的兴趣内容生态,让用户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大的世界。
其次,如果说微博的生态整体上更偏向于社区,那么随着这次产品调整,这种社区感也会出现新的进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用户与用户之间,兴趣与兴趣之间会进一步形成交织与融合。通过关注关系,可以发现更多与自己兴趣一致的真人博主,获取全方位的、不同角度的内容与观点。
基于此,一方面以共同的兴趣内容拓展关系,以社交关系产生更多内容,另一方面,又给了不同观点之间交流碰撞的可能和空间,进一步避免形成信息茧房。
前几年,我们总能在实体行业中听到“盘活存量”,现在互联网行业也开始盘活存量。
微博作为一家拥有不错日活的平台,在这个大背景下主动求变,无疑体现出了这家公司积极进取的姿态。
我相信这次调整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微博的产品还将持续进行优化调整,根本目标就是让用户生态与内容生态呈现出更具活力的特点,让优质内容与用户持续放大优势。
2
提升体验,互联网迎来新常态
微博在整个互联网圈子里算是比较佛系的公司,这和其媒体基因密不可分。在这样的渊源上展开观察微博的视角,会引发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那就是:行业大势之下,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从微博自身的业务和产品形态上,诞生于2009年的微博,如今已即将走过第13年,相比很多绞尽脑汁去抓“人性的弱点”获利的产品,微博更像是不同圈层之间的一个桥梁,在很多社会大事上起到了连接声音、输送信息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吐露心声的地方。
正如一位自媒体人所说:“微博上承载着很多东西,毕竟很多人围观分享生活和观点都在这上面,太多人内心的期待也在此。很多重大社会事件,正是通过微博,然后得以发酵和推动。”
微博上至今还有一位网友发起的话题#还是会感谢微博#,阅读量超1000万。
在公共事务方面积极促进有意义的对话,在商业价值上追求健康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在员工权益方面搭建完善的福利与成长体系,被公认为“最不卷”的微博,也算是科技互联网公司里的一方净土了。
但这样的逻辑并不意味着微博会停下脚步,相反,微博一直在进步。
这次的产品调整,对于用户来说是利好,相当于在一个大的社交分发基础上,进行部分智能分发,对用户来说,其后续所看到的社交内容就会出现更优质的拓展。
对于博主来说也是利好,有利于提高博主的积极性,让优质内容能够更高效的链接到目标受众,助力博主生产更多优质内容,形成“内容生产-用户消费-刺激更多更优质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构建一个更加兴趣内容丰富多元的社交媒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