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默凡
“你的沉默震耳欲聋”,初见不可理解,却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无论是告白示爱,还是征求意见,只要对方沉默不语,都可以配上这一句。其实,这本是一句流行歌曲的歌词,现在歌曲已经逐渐淡出,这一句看似矛盾的歌词却悄然流行。
从语言学角度看,“你的沉默震耳欲聋”是一种名为“对顶”的修辞格,即把语义相反的成分组合使用以产生发人警醒的修辞效果。对顶的成分可以是修饰语和被修饰语,如“落伍的时髦”“真实的谎言”,也可以构成并列关系,如“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最美丽又最丑陋的地方”。对顶的成分可以直接就是反义词,也可以仅仅包含语义冲突,比如“沉默”的反义词并不是“震耳欲聋”,但“沉默”的语义就是没有声音,而“震耳欲聋”却是形容声音巨大,两者的语义不兼容。
对顶修辞格在字面意义上是矛盾的,解读的关键就在于化解表面矛盾而获得合理解释,从而产生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的韵味。“你的沉默”是无声的,因此“震耳欲聋”不可能直接描写巨大音量,只能进行隐喻理解,也即“沉默”虽然没有声音却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此时无声胜有声,爆发了巨大的震撼力。
什么样的沉默会具有这种“震耳欲聋”的力量呢?最初联想到的可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高人,或者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谦谦君子。中国人从来就是崇尚实干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埋头苦干才是人生信条。然而这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是刻苦修行的产物,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如果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你的沉默震耳欲聋”,它也不可能成为流行语。
相较于古人推崇的有话不必多说,其实现代人面对的更多是有话不愿说,有话不能说,有话不屑说……在家庭、学校、职场等场合,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需要沉默但又不甘心沉默的时候,于是就用“沉默”来表达不合作的态度,“你的沉默”也被更具有代入感的“我的沉默”所取代。当三姑六婆操心婚嫁问题时,我不愿回答,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当领导询问周末加班的态度时,我不能反对,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当好心好意被误解时,我无力澄清,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说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聋”的人们其实并不沉默,他们通过言说自己的“沉默”而打破了沉默,并且赋予了沉默别样的力量。
值得再多说几句的是,这种沉默的力量也体现于网络流行语本身。曾几何时,“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低俗不规范的代称,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口头禅和生搬硬套的谐音梗,以至于人们发出了要拯救汉语的强烈呼吁。豆瓣上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已经有38万成员聚集,积极寻找贫乏语言的疗救方法。然而,似乎也不必过分担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语言本身自有其净化之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不见“奥利给”“闹太套”早已销声匿迹,awsl、yyds也只是昙花一现,而“断舍离”等因其形式凝练或含义丰满,大浪淘沙后无疑将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宝库。面对苛责,网络流行语自身也在沉默中积蓄力量,总有一些优秀成员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震耳欲聋的沉默”让人想起若干年前的一个网络流行词“无语”,我们在其中看到了意义和形式的双重进化。面对无聊、无奈、无耻的人和事,我们曾经都“无语”过,但今天“沉默的大多数”终于心有不甘,即使沉默也要彰显“震耳欲聋”的态度。与此同时,口语化的“无语”也变成了耐人寻味的“对顶”修辞,创造性的语言智慧为流行语的天空点亮了一颗小星星。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