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微信号:“wallstreetcn”)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度不是第一个从时代落伍的队列中被拉出来批判的对象,远到雅虎、诺基亚、黑莓,近到IBM、微软、脸书,正因为曾经站在辉煌的顶端,才会出现市场预期和公共舆论之间的背离。
虽然公司没有死亡,但是更残酷的现实谁都无法逃脱产品的生命周期。在进入新的产品快车道后,“老朽”如微软亦可大放光彩,百年巨人IBM也能创10年最大涨幅。
摆在百度面前的问题,并不是被吐槽的“搜索引擎已死”,而是ALL IN的新业务这条船,是不是能将公司从衰老的搜索广告中拯救出来?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在公众号的阅读量已经突破百万,刷屏刷到微博热搜,巨头们不吝啬于提供舞台和工具,来让观众们欣赏同行的窘迫。
资料来源:微博
所有人都在嘲笑百度,没有人真正在帮百度,如何成为那个受人敬仰的公司?价值观、愿景、使命,曾经百度缺失的东西,李彦宏有试图捡回来,重塑公司。但一切曾经躁动的热议伴随着陆奇的离开,戛然而止。
ALL IN AI的三个单词,代表着希望,但却越发沉重。
ALL IN AI的背后,是百度“承认”一个羞于启齿的事实——真的是在4G时代被淘汰了。关于搜索引擎在智能机上的颓势,已经有过详尽的分析。从形态来说,用户从主动获取信息进入到被动灌输信息,整个爆炸增长的信息内容将用户淹没,价值阵地随之转移。
百度不是没有试过转型。但对于移动互联网,这家最早实现货币化的巨头显然有些手足无措。手百推出过晚、91无线的收购成为一大“笑柄”、优秀产品贴吧的“被遗弃”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亲自下场去玩O2O,玩到满身是泥再俯首认输。
头条的横空出世是人们认为百度衰落的最重要原因,但其实即使没有头条,百度的流量衰败也已经注定。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爆棚的如今,前几大流量品类中,通讯聊天、应用分发、便捷生活、电子商务、音乐音频、金融理财、游戏都是百度缺乏的。
不同PC时代,APP的独立存在使得百度窗口的意义消失,微信、抖音、快手…没有头条,也依然会有更多“kill time”的应用将用户从百度搜索框拉走。
资料来源:华尔街见闻
从营收表现上,这个事实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2016年的百度,营收还能有AT两家的一半左右,到2018年Q3,百度的单季度营收只能是AT的四分之一了,不可谓不凋零。
资料来源:雷帝触网
在分析这家曾经的千亿美元公司之前,我们应该通过几个商业公司的历史,来学会观察商业世界竞争的残酷性。
雅虎、诺基亚和黑莓,被时代抛弃之后,再无翻身机会;IBM、微软和脸书,在坚韧的财务表现和丰盈的现金流之下,都抓住了“救命”的绳索,依靠新的产品摆脱公司衰老的命运。
被“时代所抛弃”的IBM在2012年开始,踏入了长达22个季度的连续营收下滑,更是让股神巴菲特折戟沉沙。但就在巴菲特清仓后不久(可见股神也经常判断错),IBM开始了一轮“复苏”,从2017年Q4到2018年Q2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营收上涨。
伴随着IBM在云计算领域的“ALL IN”,最新一季度财报大超预期——IBM高级副总兼首席财务官James Kavanaugh称,四季度IBM的毛利和税前利润率双双提高。2018年是IBM多年来首次成功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EPS同时增长。
IBM借此完成了10年最大单日涨幅,并且在市场情绪上迎来一轮新的信心涌入。
资料来源:华尔街见闻
微软曾经也陷入10年不涨的窘境——从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开始,10年之内微软在股票市场给投资人带来的长期回报率接近为0。在PC机达到顶点后,微软又错失了移动互联网这块最大的蛋糕,索性管理层及时换人,将销售出身的鲍尔默换成技术优先的纳德拉,“ALL IN”云计算之后,除了新开拓的云业务,原有的软件授权模式也被改造成为更适应新时代的订阅模式,更平滑和可视化的收入与客户留存率为公司可持续增长带来了能见度。
资料来源:华尔街见闻
脸书是曾经另一个差点被抛弃的巨头。通过PC时代叱咤社交网络的脸书一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反应迟缓,但扎克伯格在深入思考大势之后,迅速拍出令人乍舌的190亿美元从腾讯手中抢下10亿MAU的whatsapp——这笔堪称马化腾职业生涯最遗憾的一笔交易,从此奠定了东西方两位社交霸主的分水岭。
在国内第一个模仿脸书起家的人人网,因为没有关注社交时代的用户体验,从此迷失在老板陈一舟的“投资帝国”中,一蹶不振。
从产品周期而言,每一款互联网产品都有其“适配性”,意即不存在一个任何环境都可通用的产品存在。QQ“输给了”微信,人人“输给了”陌陌、微博、探探们,诺基亚和黑莓被苹果取而代之,IBM没想到居然是一家电商公司取代了它基础服务商的重要角色。
从成长到探索到成熟到衰退,任何一个大公司的产品都难逃衰退,百度搜索也是一样。时代在甩下你的时候,甚至都不会说一声再见。
但公司可以保持青春。人们只是不喜欢搜索引擎了,做的简单干净没广告的“简单搜索”也没有人用,核心的原因是整个信息分发的架构被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分享模式所颠覆,搜索引擎仅仅是一个“被需要”的工具,不再是一种“生活方式”,长期占据用户的时间。
对百度而言,真正可惜的是迟来的手百,以及曾经的流量之王百度贴吧。例如如今仅次于抖音的好看视频以及全民小视频,在手百的支持下远超腾讯,至少证明了百度并没有死去,只不过需要加强产品更迭。
资料来源:QuestMobile
百度不死,只是在渐渐凋零。它所急需要的,是找到下一个海阔天空的货币化场景,至于是不是它所“ALL IN”的AI,目前看起来在2年内至少不现实。
回过头看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转型,率先做出社交产品的并非腾讯,而是小米的米聊。但是在达到百万级别用户之后,微信飞速赶上,并且成功导入全年龄层用户群,完成对自家兄弟QQ的“秒杀”,最终拿到价值5000亿美元的移动互联网头等舱船票。
在那之前,声讨“该死的企鹅”比起如今“死去的百度”要更猛烈的多,那是一种恨而不得不用的感觉,不像如今搜索至少还有不少竞品。
资料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叫人诟病的是腾讯系对整个互联网无所不抄的产品态度。但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令腾讯彻底进化,手游到来的无限现金流使得整个生态都改变了,马化腾对于产品的态度和思维进行反思和改变,8年之间,曾经的“狗日的”已经是如今最受尊敬的互联网巨头。
对于百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恰恰是AI。头条系的产品能力如今已经有超越BAT的架势,这不只是巨头的技术能力问题,还关乎到团队成员的年龄架构。AI这个领域的转型如何去做?是否能够货币化?ALL IN的百度有没有在错失其他机会?对于巨头而言,沉没成本的根源在于决策层没有太多精力去关注足够多的领域——这已经是诸多分析文章都提到的,Robin没有得力助手的结果。
AI如何货币化?AI是平台还是产品?目前AI领域出色的几家公司,营业收入都是从巨头公司获取,对于百度而言这可行吗?谷歌收购安卓以及脸书收购Whatsapp这种大魄力的收购案,已经许久没有在百度身上看到了。
百度需要的,是一次类似于IBM拿出340亿美元收购小红帽的魄力;又或者,是一次见效慢且绵长的沃尔玛式内部管理全面换血的动荡。
在一场彻头彻尾的认知转变之前,百度不会死去,不过是在渐渐凋零。要完成向死而生,百度必须要被“逼急”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