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广州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此次是广州首次对外公布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各区排名先后为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荔湾区、花都区、海珠区、越秀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
10个镇街获得“优+”
据悉,本次考核的174个街(镇)里优+等次10个、优等次31个、良等次69个、中等次54个、差等次10个。
具体看来,10个获得优+等次的街道分别为:白云区均禾街、天河区猎德街、黄埔区鱼珠街、番禺区大龙街、荔湾区南源街、花都区花城街、海珠区海幢街、越秀区黄花岗街、南沙区大岗镇、从化区江埔街;
10个获得差等次的镇街分别是:天河区元岗街、黄埔区南岗街、番禺区南村镇、荔湾区沙面街、花都区花东镇、海珠区滨江街、越秀区人民街、南沙区珠江街、从化区鳌头镇、增城区永宁街。
生活垃圾分类呈现六大“高分亮点”
2019年,广州全市居住小区100%完成楼道撤桶,全市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约1.8万个。目前,广州市已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今年以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呈现以下六大“高分亮点”:
一、投放点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热度力度不减,措施更加精细化。其中,各区科学合理制订投放点优化提升方案,对现有近1.8万个投放点位开展优化改造,序时推进。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点位优化提升9000余个,完成率超50%(计划率40%),其中白云、番禺、黄埔区的完成率居前。
二、源头减量成效明显。在行业源头减量方面,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商业综合体餐饮业月均垃圾减量约146吨;党政机关办公用纸减量87吨;学校、物业小区等回收可回收物4.2万吨;邮政快递业减少产生包装垃圾4.9万吨;分流分类并协同处置废布碎、废皮革等工业垃圾11.3万吨。
三、分类收运体系稳步优化。全市分类集中收集点1.5万个,分类收运专用车辆3501台,分类运输线路1705条。全市焚烧处理能力增加至1.6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920吨/日,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格局。番禺区通过“抓中间,促两端”,实现厨余垃圾收运全覆盖、处理不出街。两网融合持续深化,全市上半年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达170万吨。
四、线上线下持续发动宣传。持续发挥疫情期间线上宣传作用,并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重启入户宣传、主题活动。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入户宣传55.4万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7万多次、志愿者活动1.4万次、培训1694场,开展来穗人员垃圾分类宣传引导229.7万人次。
五、完善考核体系持续开展执法。各区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机关绩效考核,建立健全属地分级考核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和排名。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持续开展,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909份,行政处罚1034宗。
六、各级干部带头抓,15万党员回社区报到。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会议、开展调研等共35次。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协调推动,174个镇街和1611个社区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巩固。疫情期间,基层社区垃圾分类组织体系制度与疫情防控工作无缝衔接、高效运作,全市15万回社区报到党员从参与垃圾分类迅速转为参与疫情防控,筑牢社区联防联控坚强屏障。
下半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怎么干?
对于下半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广州市城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投放点,抓好垃圾分类投放点位设施提升、保洁清运及时、作业管理规范三个关键环节,全力改善投放环境。其中重点区域、重点位置投放设施按照高标准规范化建设要求,计划于9月底前完成;偏远区域、农村地区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同步建立可持续管理维护机制,强化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各环节设施设备管养和周边环境保洁。
记者了解到,下半年还将进一步打造“三张网络”:回收网,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收运网,实现收集点、转运站、收运线路、收运车辆、处理厂等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一网监管;信息网,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垃圾分类人员、设施、车辆、台账等管理信息一网统揽。
对于考核制度,广州市城管部门指出将严格在全市抓好垃圾分类四级考核,对各区和镇街考核排名分档情况进行通报,依据考核办法实施垃圾分类约谈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将各区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情况纳入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乡环境评价体系,定期通报。
此外,在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广州接下来还将加快推进5座资源电力二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等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分类处理能力短板。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