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使用千万蜘蛛池,网站外链优化,蜘蛛池引蜘蛛快速提高网站收录,收藏快捷键 CTRL + D

淮北百度seo优化费用(合肥seo推广公司)


每经记者:程晓玲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85522

从曾经的声名不显到如今的长三角“黑马”,近年来,安徽存在感直线上升。

过去20年间,安徽GDP总量从全国第14位升至第11位,人均GDP也从2005年第28位提升至2021年第13位,堪称“逆袭”。省会合肥更是成为过去十年GDP增幅全国第一的经济强市。

作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中的“小弟”,安徽日益有了与强者“同坐一桌喝咖啡”的底气。不过,“省强”还要“民富”,安徽在实现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有没有同步跟上“富邻居”的步伐?

安徽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3861元,同比名义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154元,同比名义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

对比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全国数据,无论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安徽平均工资水平与增速均不及全国“平均线”。从安徽16市具体表现来看,即便是排名全省第一的合肥,其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未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这座崛起中的“强省”,离成为“富省”还有多远?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但综合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结合居民收入数据来看。其中,工资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这也是这一数字首次突破10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

各省份数据近期也陆续公布。

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在已公布数据的20个省份中,浙江、广东、江苏、青海、重庆等省份2021年平均工资排名领先,均超过10万元。

其中,浙江为122309元,是目前唯一超过12万元的省份;江苏为115133元,略低于GDP排名全国第一的广东(118133元)。

地处全国“最富”的经济区域,苏浙的实力不容小觑。然而,和两个兄弟省份相比,同处长三角的安徽却再次沦为“洼地”——

2021年,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3861元,比上年增加8007元,实际增长8.1%;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154元,比上年增加3572元,实际增长5.6%。

前者与苏浙差距在2万元以上,后者差距也超过1.2万元。

跳出长三角,安徽的工资水平即便放在全国也有些“囊中羞涩”。

对比来看,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安徽平均工资水平和增速都低于全国“平均线”。其中,年平均工资与全国的差距分别为12976元、6730元,实际增速分别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落后的差距正持续扩大。

梳理近20余年工资数据,安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与全国水平在2012年最为接近,仅低2000多元,与浙江和江苏的差距则在6000元左右;但10年之后,也就是2021年,差距分别扩大到1.30万元、2.84万元和2.13万元。

具体到安徽16座城市,谁在“拖后腿”?谁进步最快?

根据最新公布的安徽各地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021年,合肥、淮南、马鞍山年平均工资居全省前三位,分别为104729元、103735元、103562元;排名后三位则是宿州、亳州、阜阳,分别为77009元、77508元、81042元。16市中,仅合肥、淮南、马鞍山、六安4座城市年平均工资超过全省水平。

不过,即便是年平均工资排名安徽省第一的合肥,距离全国平均线尚有2108元的差距。在长三角内,由于不少城市最新数据尚未公布,仅从2020年各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合肥在41个城市中也未能跻身前十,仅排在第11位。安徽大部分城市更是几乎都集中于排名末段。

从名义增速来看,马鞍山、安庆、淮南居全省前三,分别增长16.0%、12.6%、12.2%;蚌埠、淮北、宿州增速排名靠后,分别增长6.6%、6.9%、7.4%。

从增量来看,相比2020年,马鞍山和淮南两市年平均工资增量居安徽省前两名,都超过1万元;阜阳、淮北、宿州、蚌埠增量倒数,均在5000~6000元之间。

可以看到,淮南和马鞍山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增量及增速均位列全省前三强;这三项指标的全省倒数三名,则被除淮南以外的皖北5市包揽。

作为长三角的“短中之短”,皖北地区的落后几乎是全方位的。

根据各地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达27.6万亿元,常住人口2.36亿人。由此计算,人均GDP约为11.7万元。

同期,安徽人均GDP为7.03万元,仅相当于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均GDP的六成左右。皖北6市(阜阳、蚌埠、淮南、亳州、淮北、宿州)人均GDP则仅为4.43万元,仅相当于安徽全省水平的六成左右,不足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均GDP的四成。

经济发展水平与工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反映到皖北地区平均工资与安徽省和长三角整体水平的差距——

2021年,皖北6市中,仅淮南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全省水平,其余5市均在“平均线”以下,6市年平均工资均值为8.5万元,仅相当于安徽省平均工资的九成、江苏和浙江的七成左右。

当然,判断一个省份或城市的“富裕”程度,除了GDP及工资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同样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以此为参照,安徽省内部也出现一定程度分化。

例如,作为典型强省会的合肥,无论GDP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是人均GDP、年平均工资等,都遥遥领先省内其他城市,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及经济总量排在第六位的马鞍山,仅排在全省第二。

实际上,马鞍山已把持第一的位置多年。2021年,马鞍山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440元、28331元,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排在安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马鞍山此前还提出,“十四五”期间人均GDP要力争全省第一。

再比如,经济总量位列全省第四的阜阳,2021年人均GDP仅37590元,在安徽16市中排名垫底,其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都在全省排名倒数。

总体来看,2021年,安徽省人均GDP、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321元、43009元、18368元,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掉队”不少——人均GDP与全国差距超过1万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4403、563元。

与江浙两省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2021年,江苏、浙江人均GDP分别为137039元、113032元,分别相当于安徽的1.9倍、1.6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487元、35247元,江苏两项指标则分别为57743元、26791元,都远远超过安徽。

不仅如此,作为衡量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浙江、江苏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1.94、2.16,都低于安徽的2.34,显示出更好的发展均衡程度。

财力方面的差距则更为悬殊。2021年,安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498.19亿元,江苏、浙江则分别达到10015.2亿元、8263亿元,分别相当于安徽的2.9倍和2.4倍。

长三角作为全国“最富”的区域,既体现在整体经济实力上,也体现在民众收入水平上。而与“富邻居”们相比,安徽还需继续迎头追赶。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链接:https://www.24zzc.com/news/170532642454248.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无相关信息